压滤机滤布 6月2日,偶然间见到了某位自称是曹文轩学生的人发文,感慨曾经的曹老师玉树临风。在我们眼中,他是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江南才子,顶尖学府的青年才俊,也是女同学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而近日他主编的中小学教材频频刷屏,白纸黑字,看得心跳。想来当年的青年讲师,步入孔子说的从心所欲的年纪。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这世界变化快…… 从文字上看,这确实应该是曹文轩的学生所写。其实曹文轩本人的经历也堪称励志,从毫无人脉的穷小子,偶遇贵人,免试进入北大开始,一路扶摇直上,在伤痕文学的创作中占得一席之地,然后屡获文学大奖,又被同为北大教授的前辈温儒敏赏识,进入教材编纂行业之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现在拥有亿万巨资的书界大佬。 虽然没有人统计过曹文轩的具体收入,但是2010年起曹文轩就屡屡进入全国作家收入榜前30位的榜单中。2018年更是拿到了2700万的版税,在2019年荣登作家收入榜第三名。这也是人令人羡慕不已。不过这些钱来得倒是正大光明,因为曹文轩的作品基本上就成了中考、高考必修的书目,名正言顺的让家长购买,还不得不买,不能不买。 从他学生写的东西上可以看出,以前的曹文轩确实正派,而在媒体的采访中,曹文轩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保送的工农兵学员,没有参加过高考。 他的贵人就是王德义老师,如果没有王德义,曹文轩就上不了北大,进不了大学,要么去种地,要么就做个小职员了。 曹文轩口述,他的父亲是个小学教员,无权无势,且贫寒,自己总想着何时才能离开“牲口一般”的乡间劳作。看来年轻时的家境才是日后想办法赚钱的缘由。 而曹文轩被王德义看中之后。直接保送到了北大图书馆系。并且在1个月后转到中文系,而他就是北大历史上转系的第一个人。而毕业后北大想要曹文轩留校任教,但是曹文轩不干,回了盐城老家。结果北大一直给他按时寄发工资。于是乎不好意思就回北大当老师了。 而北大中文系任教二十多年,曹文轩教出了一批如刘震云、陈建功等大批作家。曹文轩一直认为,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苦,现在的时代,缺少了苦难教育,家长自己曾经经受的苦难,不愿意让孩子来承担,他们过分地渲染了孩子的苦。 不过曹文轩虽然没参加过高考,却充分了解高考的意义,他在采访中曾说,高校招生的名额就那么多,不是人人都能上清华北大,总是要通过考试的。竞争将永远反映在高考上面。 想想挺对,曹文轩深谙这个道理,于是在前辈至交温儒敏的帮助下,进入了教材编写组。有没有其他的问题不知道,但是公众能从明面上看到的就是曹文轩等一部分作家的书目进入了中小学教材的推荐书目。 虽说只是推荐书目,但是中考考,高考考,有哪个家长能够真的敢于不买呢? 说实话,曹文轩的著作不错,但是远远还没有到进入教材能够一枝独秀的水平,甚至他本人的作品也不过是伤痕文学中的沧海一粟而已。被认为的拔高了高度,并由此产生或许存在的圈子,攫取利益就值得深思了。而同时正因为伤痕文学的内容上有很多不可描述的内容,实际上并不适合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学生来推广,研读。到了高校中,让大学生学习思索没有问题。 不过提前看这类所谓思想高远的并不合适,因为在很多文学研究家眼中,伤痕文学更像"暴露文学",更多的讲述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也更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 想想也挺幽默的,曾有人专门给曹文学写过文章,说曹文轩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作家,不只是关注小我的发展,更是心系全人类命运。而曹文轩的创作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呈现着这个思想,他每日都在思索如何推己及人、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遇到困难曹文轩也从不在意世俗的看法和标准,他体谅着每一个人的难处。 还真是很体谅啊,真太贴心了。 图源网络,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