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托运 最近有个新闻,在咱们基金行业里也是掀起了一阵热议: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我国公募基金的数量,已超过了10000只的大关了!碰上这么个里程碑时刻,咱们妥妥地又见证了一次历史。 从1998年蹒跚起步,到2022年数量突破10000只,这24年来,公募基金发展都经历了什么?进入“万基”时代,我们作为基金投资者又应该如何解决“投资难、选基难”的问题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些问题。 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 先简单回顾一下公募基金的历史—— 1998年,我国公募基金诞生,到2017年末,基金产品总数达到4841只,10年时间实现了从0到接近5000的跨越。 接下来,从2018年至今年6月底,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产品总数就从5000只增长至10000只,扩张速度提升了一倍,且最近4年每年都保持了不低于15%的年化增速。 可以说,公募基金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实作为从业者,小编也有切身的体会,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基金都还是相对小众的一类产品,但最近这些年,公募基金的居民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基金投资已经越来越成为大众理财的重要选择了。 为什么公募基金的发展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呢?主要原因大致上可以总结为以下4点: 1. 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严格调控,普通居民对于资产配置的需求有部分转向了权益市场,其中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配置了公募基金。 2. 资管新规出台后,对于保本型产品有严格的限制,使得普通投资者对于具有一定波动性的净值型产品接受度大幅提高。 3. 注册制改革丰富了公募基金的可投资标的,不同风格,不同细分领域的公募产品得以大量涌现。 4. 近几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带来的赚钱效应也是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万基”时代,该如何选基? 伴随着公募基金的蓬勃发展,产品数量屡创新高,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面临着无法避开的难题:要怎么在10000多只基金当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 关于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在这里分享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步骤: 1. 识己 识己永远是投资前必做的功课。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很多人来说,“知己”甚至比“知彼”更重要。 在买基金之前,不是先看基金业绩和排名,而是应该先了解自身的投资收益目标、资金配置时长、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用途等等。只有了解自己真实的情况与需求,才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基金产品。 2. 匹配 六六认为,“匹”和“配”其实是两个步骤。“匹”是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对应的产品类型;“配”则是根据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等因素,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尽量使得我们的基金组合均衡搭配。 3. 甄选 在确定了我们基金组合的整体配置之后,我们就需要在不同的大类当中挑选绩优的基金产品了。 这个甄选的过程涉及很多环节,例如,需要观察产品的长、中、短期业绩表现,有条件和能力的投资者,最好还要分析它们的超额收益来源、组合风险特征等等;另外,对于主动型基金,建议深入地去了解基金经理,包括TA的性格、投资经历、风险偏好、投资理念、近期操作思路等。 其实呢也知道,以上提到的3个选基步骤,对很多没有深入了解基金的朋友来说,“匹配”和“甄选”这两步的难度可能仍然不小。 不过不用急,现在行业内也有了很多解决方案,例如近两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公募FOF、基金投顾服务,都可以帮忙应对实操中“选基难”的问题。 FOF本质上是一个“一篮子”基金组合的产品,解决的是挑选什么基金的问题。基金投顾则可以理解为FOF的升级版,是一种“投资顾问”相结合的业务模式。 所以,如果大家在选基过程中感到为难,不妨关注一下公募FOF产品和基金投顾业务,说不定会收获惊喜哦。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