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我国文化和旅游行业承受巨大压力。记者从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文旅部与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多方面帮扶企业渡难关,促进文旅产业复苏。 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助力企业减轻经营压力。文化和旅游部调整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政策,将保证金暂退比例提高到100%,并将新取得经营资质的旅行社一并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这些政策涵盖了税费、社保、金融、房租、水电气网成本、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减轻经营压力。 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助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在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恢复。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联合中国银联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助企惠民行动计划,推进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并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等多项主题活动,推出百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各地还通过实施减免景区门票、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举措,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市场复苏。 加强助企服务,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审批服务,对因疫情原因没有及时换证、影响业务正常开展的企业,开展许可证到期延续业务“延期办”工作,对满足条件的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手续可延长半年到一年办理,并要求各地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利企。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月以来,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逐步恢复,市场开始回暖。但目前疫情发展仍具有不确定性,文化和旅游企业还面临较大困难,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为此,文化和旅游部将在7月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地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政策精准对接服务,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并加强相关政策储备;将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供给体系,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将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计划,深入开展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并进一步发挥重点节庆会展的带动作用;推动云演播、微旅游、露营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型市场主体,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催生新发展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周涵维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 文章来源:中国农网销售易CRM管理软件 https://www.xiaoshouyi.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